现在大得多了。”
刘备听了这番大道理,终于恍然。
诸葛亮这个思路,倒也显然不能算是“半场开香槟”,而是先确认己方已经赢得了绝对优势,然后顺势利用战时体制,把一些和平年代不方便做的事情,也加速做掉。
历史上的诸葛亮,在刘备故去后,他自己大权独揽治蜀的阶段,就有过很多大刀阔斧的改革。而诸葛亮能把所有改革全力贯彻下去,一个关键就在于有“北伐”这面大旗在前面撑着。
北伐兴复汉室,需要集中资源,需要不拘一格调度人力物力,谁反抗谁就是不支持北伐,就是不希望大汉彻底兴复。
有了这面大旗,再加上诸葛亮本人绝对道德过硬、以身作则,从不用调度人力物力财力的变法为自己谋私利,上上下下也就全部心悦诚服了。
现在历史虽然已经极大改变了,但诸葛亮对于这番道理的认知,依然是非常深刻的。
他知道要抓住局面已经渐渐稳了的好时机,多推进一些东西,具体内容他可以等大哥来了再一起商量一下。
说白了,他希望在重新统一天下前,梳理一下未来的方针,这一手更类似于后世在西柏坡的那些会务——当然那些具体的地名,古人肯定是不知道的。
刘备领悟了其中关键后,也是非常赞同这个看法,当即拍板:
“确实该趁机整顿一下很多积弊了,大汉四百年,之前两次沦落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先有绿林赤眉,后有黄巾黑山米贼,更有豪强世家四世三公五世三公盘根错节尾大不掉。
如今对曹贼最后总攻之前,不说把这些问题都解决掉,但也尽量借机顺带着稍微解决一些。
这样吧,过几日孤便修书一封,等河北战事渐歇,子瑜也可以抽身了,就请他南渡黄河,到……睢阳与孤会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