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糜竺要是真发债了,也不会直接借银子铜钱的。估计就是给来卖牛羊的乌桓和鲜卑部落酋长们打借条、白条,告诉他们牛羊已经被朝廷官府征用了,暂时付不出钱来,过两年周转过来了连本带利再还。
总而言之,此战之后,绝对不能给幽州官民各方增加负担了,幽州积蓄了数年一朝花光,必须重新休养生息。
打仗打的都是钱呐,看着正面战场风光,背后又有谁知道诸葛瑾这个计谋所需耗费的巨大物质条件?
所以,此战破曹营,糜竺的功劳也是不容小觑的。
诸葛瑾想到这一点后,连忙又在原本拟定的报功表文后面,追加了一些内容,强调了糜竺的统筹之功。
毕竟人家是花了大钱的,出钱赞助讨逆战争,也算是大功,也可以升爵位。
最后,诸葛瑾还提醒了一句这几年同样经营有方的周瑜:“公瑾,这几年你也算跟子仲一起,在渔阳边市的上下游贸易中做了不少事。渤海郡的长芦盐场,也有不少结余吧。
等你回到渤海,统计一下,分拨一批银钱,把子仲筹集牛羊欠下的外债还了。具体账目,我自然心中有数,会帮着调度分摊,不会让冀州吃亏的。”
之前周瑜跟诸葛瑾一起身处包围圈中,糜竺筹集牲口的时候自然也没法找周瑜配合。现在事情已经了结了,算账的时候让周瑜也摊派一部分,也算是合情合理。
而且这样一来,周瑜也可以多分摊一部分河北战胜的功劳,诸葛瑾也会帮他写进报功表文里,刘备自然会定夺。
这种场合,司徒都公开发话了,周瑜也不可能吝惜钱财,立刻就表示等回到天津,就马上给糜竺送钱平账。
诸葛瑾见正事都谈妥了,也不想扫了大家的兴致,连忙话锋一转,把节奏重新带起来: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