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张郃还是痛苦地做了决定。
如果不是司马懿帮他想到的那个招,让他有了那么坚固的营垒、看似多了几分坚守住的幻觉,他也不至于犹豫拖到这一刻。
可以说,正是司马懿的小伎俩帮了倒忙,让张郃高览为了舍不得沉没成本,而至少多犹豫准备了一天,甚至更久。
高览见张郃彻底做了决断,他也就不再纠结了,反而眼光也看开了不少。高览把更多的注意力投注到了战术层面,想想如何撤军才更加稳妥安全,战术上有什么注意事项。
结合他之前从天津撤退时的经验,高览现身说法地劝道:“撤军之时,不仅要提防诸葛瑾、马超的追击,还要提防南皮城内的周瑜开门反攻,缠住我们。
之前我在天津撤军时,被围在城内的周瑜部将徐盛,就是眼看援军到了,果断开门冲出来与我缠斗。徐盛的总兵力远不如我,但其士卒听说援军到了,士气极为高涨,只是想着拖住我。
他几千人的兵马就敢追着我数倍的兵力打,最后硬生生拖到马超赶到,我才不得不付出了数千人的伤亡折损,断臂求生。这次我们撤围南皮,城内周瑜说不定也还有余力反击,不得不防!
说不定至今为止这两个多月的战事,都是诸葛瑾的诡计,他就是在让周瑜徐盛故意示弱、屡次摆出已经力竭的假象,勾引我们继续投入,实在是歹毒!
诸葛瑾在休战的这两三年里,不知又折腾了多少阴损的手段、磨砺了什么犀利的兵器。此番再战,我军明显可以感受到敌军的器械比三年前更加精良了不少。
尤其敌军的强弩也比当年又多了很多,劲力似乎也比往昔的更加强横,其他还有很多细节,我一时也说不明白,总之到了战场上一定得小心。”
张郃听完后,神色也愈发严肃,对高览拱了拱手,并没有说话,显然是接受了高览的劝说,也感谢高览用数千折损换来的宝贵经验。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