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大军的后勤,那都是把随军的家眷全带上,放牧规模非常大,再加上以战养战,全靠劫掠维持补给。人家从亚洲杀到欧洲,累计屠城两万万人,抢劫到的物资当然够几十万大军以战养战吃好多年的了。
赵云带的是仁义之师,还是回乡作战。那么多骑兵,不能靠抢劫,那就必须速战速决,或是战前自己勒紧裤腰带多攒一会儿。
真到了开打之后,后方物资运不上来,前方又破城了,那就只有优先拿府库里的存粮补贴骑兵。曹军府库不够了,退求其次向豪强打白条征粮。
说是白条,其实也不白,都是盖了赵云的左将军大印的,允许战后拿着文书来要钱。
诸葛瑾在临行前还给他支了个招,让他和地方豪强谈好条件,战时紧急情况下助军物资数额特别巨大的。等打完了,可以拿着白条换表文,表个没有实封户数的关内侯、都亭侯什么的。
这东西早在灵帝的时候就明码标价了,关内侯五百万、都亭侯一千万。不过当年是随便卖,太没原则了。
刘备是不卖爵位的,只在特殊紧急的情况下,对确实踊跃助军的义士开个口子,而且不给实封户数,就是个荣誉,明面上写的表奏理由也不是因为钱粮,而是他们确实襄助了讨逆大业。
……
赵云的骑兵安然过了易水,又绕过北平县,贴着燕山余脉一路南下,很快到了蒲阴。
蒲阴县的防备其实比北平县还松弛,这也不奇怪,因为蒲阴县原本就不是延边的县,同时又不是什么郡治、要害,这里的士卒和官员自然更加懈怠。
总想着“如果幽州人打过来了,肯定是沿着易水的北平县先遭难,我们这儿等前方吃紧了再紧张起来也不迟”。
北平县城中平时还有几个曲长领兵,蒲阴县这边就只有县令、县尉了。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