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瑾站起身,半是对着步练师,半是对着徐氏安慰:“此一时,彼一时也。以后安心住下,再也不用担心故乡饥馑战祸了,这些钱帛鱼米,就当是我报答子山贤弟的探路之恩。以后会着人每月来探的,若有所缺说一声便是。”
徐氏已看出诸葛瑾绝对是受刘备重用的实权派了,对他的吩咐只有唯唯而已,还庆幸孤儿寡母找到了保护伞。
步练师还小,不懂官场敬畏,依然想刨根问底:“诸葛大哥,你凭什么说此一时、彼一时呢?”
诸葛瑾回过头:“就凭彼时我还没想好要不要为广陵人做点事,现在我已经想好了。”
我若不出手,奈一方苍生何。
步练师大受震撼,她还想不明白其中的细节,但直觉告诉她诸葛大哥不是吹牛。
原先在堂兄家的帘子后面,偷听堂兄那几个同窗友人闲聊,都觉诸葛大哥是个“谦退克己”著称之人。那他现在说出这番话时,应该还是“谦退克己”的吧……
诸葛瑾走后很久,徐氏和步练师母女才拿出几个小斗,把沉重的礼物一点点舀到屋内和厨房。
看着那几筐铜钱和上等绸缎,还有水瓮里那几条十斤重的超大海鲈鱼,步练师是真心好奇诸葛大哥到底为使君做出了什么功劳,能让使君忽然对诸葛家朋友的亲戚都这么重视。
……
诸葛瑾并不在意自己在一个小姑娘心中留下了多么谦虚的形象。
至于步练师,因为蝴蝶效应,从此留在广陵老家,不再流浪,也没什么不好。
反正这一世诸葛瑾连孙权都不认识,压根儿不存在对不起朋友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