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诸葛瑾见大家对他期待那么高,也有些尴尬,连忙虚心跟糜竺探讨:“子仲,不知北海郡这个选择被排除后,你还能找到最近的买粮地,又是哪里?”
这个问题糜竺还是很专业的,他想都不用想:“北海郡不可能的话,再想继续往北,就得海路绕过整个山东,去冀州买粮,那就太遥遥无期了。
所以唯有往南找,我刚才也说了,孙策和许贡之战,导致丹阳、吴郡不可能有余粮,这么算来,最近只有会稽郡的王朗了。”
如今是建安元年,孙策还没跟王朗干上,会稽郡处于和平状态,宁绍平原的产粮区估计还是有余粮的。
糜竺并不知道,如果再拖一年,到明年这时候,许贡被孙策干掉,就轮到孙策对付王朗了,到时候他都自身难保了。
诸葛瑾在心中脑补了一下地图,从淮河河口沿海航行到钱塘江江口,这距离是不短的。
比苏北到山东半岛南岸,起码远了一倍。
诸葛瑾便继续追问:“就按会稽来算,大概要多久往返?”
糜竺飞速心算了一下:“往返加采买装卸,至少一个多月,海路风浪无常,如果天候不顺,两个月都有可能。”
汉朝的航海技术还是比较落后的,只能沿着海岸线航行,不敢进入深海直航的。
糜竺估算单程航行二十天,已经是不错的技术了,这也就糜家做得到。
换一个排不上富豪榜的家族,根本连航海的造船技术和经验水手都凑不齐。
诸葛瑾知道糜竺已经尽力,叹了口气,抛出了自己的方案:
“既如此,我略有些浅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