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外淮河边的码头,早已有船等候,附近完全没有纪灵的军队出没,放任刘备军进出。
看来纪灵果然是为了“协助下邳溃兵给刘备报丧”,尽可能提供了各种便利。
于是当夜的“突围”,也就实在没什么可赘述的曲折。
一行人分乘十几条大小船只,运载着几十个家眷仆僮、两百骑兵,连人带马,顺淮河一路东下。
总之就是把淮阴城中所有知道下邳丢失的士兵,统统都跟着运走了,顺便给诸葛瑾当保镖。
上弦月之夜,能见度不高。船队不敢猛力摇橹,只是随波逐流、略微撑篙调整方向,半夜只行出了三十里地。
清晨时分,淮河陡然转折向北,诸葛瑾醒来时看到太阳从正右舷升起,不由颇为诧异。
按他后世所学的地理,淮河早已没了入海口,只有一条苏北灌溉总渠,取直通向大海。
而东汉的淮河,还是七扭八弯的自然河道,诸葛瑾的地理知识显然用不上了。
一旁的糜竺算半个本地人,见他诧异便解惑道:
“此地往东走陆路,至海西不过一百三十里,但水路还有二百余里。要先往北至淮浦,再折向东南。若弃船骑马,则日暮便能到。”
诸葛瑾听了,一时也难以决断。
骑马当然快,但坐船可以携带更多行李,也轻松些,眼下他们似乎不用太赶时间。
可惜,就在诸葛瑾安逸犹豫之时,不出意外果然出了意外。
随着天色渐明,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