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饶是刘备也算见过大世面,还是被这种难以想象的存在,震得半晌接不上话。
他哪里知道,宋氏以为的“亮儿十倍于瑾儿”,是十倍于被夺舍之前的诸葛瑾。
刘备却理解成了十倍于眼前这个脱胎换骨后的妖孽,可不得震惊一整年。
良久,刘备才回过神来,嗓音干涩地急切追问:“先生,令弟年齿几何?”
诸葛瑾:“舍弟少我五岁,如今一十有六。”
刘备:“不知令弟今在何处?”
诸葛瑾:“自去年初,在下一门分头南逃,我与继母来此广陵暂住,而二弟三弟都去了豫章,随后又颠沛转道襄阳。
将军想必也知道,先考曾为泰山郡守应劭辟为郡丞。而曹嵩死前,曹操正是托应劭护送其父回兖州。曹嵩被张闿劫杀后,应劭畏罪弃官北投袁绍。
曹操攻徐州时,本就多有屠戮,我家与应劭有旧,若不速遁,怕是也绝无幸理。”
诸葛瑾提起的这些往事,刘备都是亲历的,顿觉心有戚戚焉。
他伤感了一会儿,才回到正题:“既如此,为何先生一家,要分两路南下呢?”
诸葛瑾:“当初南逃之时,在下勉强及冠,无力抚养二弟,只好恳请叔父收留。而叔父原为刘荆州幕宾,得其表为豫章太守,便带着二弟去柴桑上任。
只是后来又遭遇变故,当时东归途中的朝廷、另授朱儁之子朱皓为豫章太守,朱皓又延揽广陵贼笮融为其部曲,攻打我叔父。
叔父失地败退,不得不依附江夏黄祖为后援,并送我二弟回襄阳,交由刘荆州亲近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