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许二娘的儿子也长大成人,穷人家没甚出路,便跟着宋万平上了船。
今年,木樨花失期未归,后来有同航向的船回来,说是航道附近遭了大风暴,甚至见着了龙吸水。大伙儿都断定,那船人都见龙王爷去了。可一个月前,人回来了,但只有宋万平一个。”
“许二娘怀疑宋万平杀了自己的孩子?”
“不晓得。”黄尾挠了挠耳后杂毛,“但无论死活,唯一可能知道那娃子在哪儿的,也只有宋万平了。”
“喏。”他往街角努嘴,“来了。”
街角处转来一行鼓吹,打头的是个骑驴的汉子,穿丝戴绸很有富贵模样,声音洪亮向周围打招呼。
后头的队伍最显眼的是五座大灯,用彩纸绢布扎成宝塔、莲花、楼船等式样。
这是本地一种叫还灯的习俗,来自于钱唐人所信仰的潮神。
俗谓,每当船只在海上遭遇风浪,只要诚心祷告,潮神便会赐下一盏船灯指路,只要跟着船灯行驶,再大的风浪都保平安无事。但获救的船家须得谨记,潮神赐下一盏灯,你就得还一盏,否则,下次有人祷告,潮神便无灯可赐了。
海上风波险恶,所以无论有没有遭遇风暴,有没有获赐船灯,船主都会在返航后,给潮神送灯,以祈求海事平安。
但通常的船灯不过海碗大小,宋万平这五盏却足有马车大,实在是张扬奢靡得很。
“那厮不但逃了命,据说还发了财,一个鳏夫张罗着要娶新妇。”
黄尾无不吃味,啧啧有声,向李长安挤眉弄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