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专门容纳这些优秀的监生,为其深入研究学问提供更多帮助。」
周昌支持胡濙与叶灵儿:「如匠学院,培养出一个人才,少说也需要三五年,好不容易成才了,有些人就要离开国子监了,这对他们是一个损失,对我们也是个损失。比如匠学院的周通明,他对机械动能颇有研究,可一结业就进入了官场,现在担任的是御史……」
胡濙叹了口气:「朝廷不缺乏当御史的人才,可缺乏对科学有研究的人才。」
朱允炆听明白了。
国子监监生修习六年之后,明明可以继续深造,但因为国子监缺乏深造的机制,深造也没啥实质性好处,所以很多人选择步入官场,去获得更多好处。
比如国子监监生管吃管住,修习期间还有奖金可以拿,但结业之后,在没有拿出学问突破,研究成果之前,你是没任何收入的,也没有奖金可以拿的。但一当官,这就是有收入的…….bμν.
是在国子监继续研究,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还是出去当官养家糊口,这就是许多国子监人才必须考虑的问题。
以前这个问题不甚严重,可随着越来越多的学问许多长年累月不断去研究,这个问题必须考虑了。
朱允炆思索良久,起身从桌案后走了出来,道:「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解决,依朕看,这些继续研究深造的监生是真正可敬的人才,朝廷需要给予重视。你们看这样如何,在国子监之上架设一个大明科学研究院,结业之后,经考核通过的监生,可以进入科学研究院继续深造,份由监生改为院士。」
「科学研究院,院士?」
胡濙等人彼此看了看,心头有些火热。
这个科学研究院是在国子监之上的,不是在国子监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