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金银铜矿,为日后铸币打下了基础。至于要不要使用宝钞,日后再说。
朱高煦又提出推行自己的五年规划:「大哥的规划太过小家子气,五年之后还待在这小小的东平城,我们来这里是建设燕国的,不是建设一座城的,一座城如何能代表整个燕国?父王,城多民广方为
国,天下不见一城便是一国的。」
金忠看向朱棣,很担心他会被说服。
朱棣思索了下,摇了摇头,对朱高煦说:「先学会走,再学会跑。现在的燕国如婴孩太过孱弱,还不到大踏步前进的时候,五年打好基础,五年之后再对外扩张也不迟。」
「父王!」
朱高煦心塞。
自己提出的策略并不差,何况这里有五万多人,两年打好基础,分出去一万人筑造新城岂不是更好?
偏心啊!
大哥一个腿脚不好的人,他懂得什么是奔跑!太过老实,太过保守,若燕国交在他手里,估计二十年后未必有五座城。
龟龟缩缩一辈子,这不是我朱高煦想要的结果!
看着不甘心的朱高煦,朱棣知道此时还需要倚重这个儿子,他精力旺盛,是白天能忙活,晚上还能忙活的那一种人,现在正是燕国「开疆拓土」、「铸造基石」的关键时刻,不能让他寒了心,泄了气。
朱棣抬手,拍了拍朱高煦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了句:「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朱高煦眼神一亮。
父亲这话是什么意思?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