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叫赵梅子的同志现在在一车间的工作情况怎么样?”
孟厂长坐在会议室里,看向一旁的生产主任。
“非常不错,一车间的八级钳工孙师傅多次和我夸赞她的灵性,说这位女同志天生就是学钳工的料子。”
知道这一次会议和赵梅子有关,生产主任特地去了解过,不仅问了孙师傅,还问了车间里的其他工人。
“不仅如此,赵梅子同志还十分刻苦,除了吃饭的时间,基本没有离开过工作岗位,积极钻研钳工的技术,按照孙师傅的说法,其实学徒的技巧她已经充分掌握了。”
生产主任揣摹着领导的用意。
“很好,这说明咱们厂切实帮助员工家庭落实了一项正确的变革,把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上。”
孟厂长满意的点了点头。
“我看见档案上写着宋辰曾经在轧钢厂做了两年多的学徒工,现在赵梅子同志接班,又要从头开始计算工龄,学徒工的工资和一级钳工的工资差了不少啊,这对他们小夫妻的家庭会不会造成生活压力呢?有时候我们做领导的,不能太死板,一切按照规定教条做事,特殊情况下,我们也可以特事特办,我看赵梅子同志的情况,完全适合树立一个典型。”
这才是今天会议的主要目的。
如果赵梅子真的在钳工技术上有天赋,那么有没有可能,通过老同志的精心培养,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培养出一个高级技工人才。
文章上说了,宋辰和赵梅子交换工作是在他们厂工委干事的鼓励下完成的,要是赵梅子真的能在钳工这一职位上作出亮眼的成绩,那是他们整个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