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因是支持摩托收购华维的CEO因业绩不好,新CEO对收购案没兴趣,上任后直接否决了这笔交易,这个意外也直接改变了两个公司的命运。
一直支持扎菲罗夫斯基的摩托罗拉CEO克里斯托夫·高尔文由于业绩不好离职,新到的CEO爱德华·詹德对收购华为没有兴趣,所以否决了这次收购请求,华为最终没有被收购。
说起来,有点像当年的企鹅差点卖给搜狐那样,只不过企鹅的要价低得多,就一百万,搜狐的老张都看不上,后世只能拍大腿,时也命也。
这些未来的数码巨头,要么在“孕育”之中,要么在外国品牌的挤压下艰难求存,自然也就不可能迅速开疆辟土,把门店开到每个全国每个镇子的就更是绝无仅有了,反而是作为渠道商的新世纪做到了这一点。
这也是苏泽林重生后没打算直接做数码产品的原因,那会还不是时候,形势不好,而且不可能有新世纪发展得那么惊人,短短几年就成独角兽。
后来,新世纪有钱了,他也没考虑过这点。
毕竟自己的企业是数码渠道商,你要真做产品了,就会和其他厂家形成最直接的竞争,被当成了对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合作关系,倘若有了矛盾的话,人家甚至未必会愿意再给你代理。
那还不如现在这样,站在中立左右逢源,虽然不搞产品研发,不过能让每个厂家的产品第一时间输送到乡镇市场,同时让消费者的售后权益得到比原厂家更好的服务,其实也算是间接地促进电子产业的发展了。
而且,杨奋和康宝弘已经打算向海外市场进军。
乡镇市场扎根之后,国内的市场基本上就开发得差不多了,潜力已经很有限。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需要新的动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