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太冷,余冬槿熄灭了家里的火,把今天要用到的背篓挂在院门上,然后拿了钱揣着路引,裹着大氅披着斗篷,锁了大门出了门,沿着大路走了好一会儿,地广人稀,他看着那点缀在溪边田边,山脚下的一户户民居,摸了摸鼻子有点无奈。
幸好,不一会儿,他看见南边小山坡下,几个孩子背着箩筐钻出竹林,说说笑笑间走到了田埂上,其中就有王叔家的大毛。
余冬槿眼睛一亮,连忙快步走到了那条宽田埂与大路连通的地方,在那里对已经好奇看过来的几个孩子招了招手。
小孩们看见他,也很高兴,背着箩筐一边喊着冬槿哥一边朝他跑来。
余冬槿吓了一跳,忙提醒:“别急,慢些,莫摔跤了!”
孩子们还挺听话,立即放慢了脚步,变成了开开心心的快步走。
余冬槿细看了下,一队孩子六个人,四男两女,大毛的年纪在里面属于中上,有一个女孩一个男孩看起来比大毛要大,想到昨天大毛提起过,他们家还有两个哥哥,余冬槿猜那个大点的男孩应该是大毛的二哥,就是不知道大毛二哥是不是叫狗蛋。
大男孩最先开口,喊:“冬槿哥!你在这干嘛么?”
余冬槿让开路,叫他们好上大路上走,他摸摸大毛的头,没看大男孩,似是在和大毛说又似是在回男孩的话,说:“有点事,去你家看看。”他让孩子们走在前面,看了看小孩背上竹篓里,可可怜怜一个两个的冬笋,问:“怎么就挖了这么点儿”
男孩回:“一直不下雨,笋都不长!”他叹了口气,说:“天冷又不下雪,还没雨,等开春可怎么办啊。”
大毛与其他几个孩子听他叹气,也跟着唉声叹气,都为来年的春耕犯起愁来。
余冬槿将孩子们的叹息听在耳里,明白这时代像他们这么大的孩子,已经算是家里的劳动力了,平民百姓多靠家中一亩三分地养活一家老小,田地里的事,都是大事,毕竟就连现代农民种田想要得到好收成,都和雨水气候息息相关,更别提现在了。
余冬槿看了眼路边已经干涸了大半,露出了溪中碎石的小溪,想到今后的生活,跟着孩子们叹了口气,一时气氛有些沉寂。
他一路跟着孩子们,路上知道了大男孩是大毛的二哥牛蛋,他有点纳闷,这王叔家前头两个一个狗蛋一个牛蛋,怎么老小偏叫大毛呢?之后他们一起告别其他孩子,拐弯上了一条小路。
看见马上到家,两个男孩沉重的心情有所缓解,大毛高兴的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