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钧也并不为忤,只温和道:“太上皇昨夜便打坐闭关,在天一观内静观内丹,修道正是关键时刻,有冲霄国师一旁服侍,平日服侍的内侍宫人,都仍伺候着。二弟散朝后,也可遥遥去观前求见,若是上皇有闲暇,必定召见皇弟。”
元桢环视了朝中大臣,所有大臣看到他的目光都不由退缩避开,他心中冷笑一声,知道元钧必定做了什么事,但此刻没有证据,但料想也不敢弑君,只追问道:“那我母后呢?”
元钧道:“上皇此前已下旨废后,骆庶人如今尚在别宫中,听闻如今有些小恙,若二弟愿接出奉养治病,朕亦可加恩,上皇一向仁慈,必定同意。之后三弟、四弟也当赐王爵开府,到时候骆庶人愿意随哪位皇子住都可,江贵妃等其余有子女妃子,亦可参照此例。”
臣子们微微有些小声议论,却无人反对,太上皇忽然传位太子,宫中必定生变,这些宫妃留在宫内也不是什么好事,新君原本也可都将她们送去伺候太上皇,但此刻却如此慷慨大方放出宫来,显然宫里太平,新君并没有任何能落人口舌的地方,因此不怕将宫妃外放。
二则,宫内十分平静,除了宋国公和承恩侯这两个低调沉默已久的武将勋臣忽然出现以外,宫里一切安详,未曾发生激烈的战斗,新君和上皇的权力交接,虽然透露着诡异,却又显示出难得的太平,至少未曾看到如今有人被问罪和清算,而新君看着谦逊温和,是位仁君,并没有透露出立刻就清算旧臣和政敌的打算。
哪怕是一直为难太子的骆皇后和敬亲王,太子也能温和以对,这对朝臣们来说,当然是再好不过的,毕竟历朝历代,宫闱权力的变更,哪里不是充满了腥风血雨?只要没有发生弑君杀弟这些事情,那就已是难能的太平继位了!
元桢看元钧面容沉静,丝毫没有心虚慌乱之态,朝臣也都安静顺服,虽不知宫内昨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势不如人,还是只能勉强道:“臣弟谢陛下隆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