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里捧着厚厚的折子。
“这是您之前写的关于地方粮税改革的试点工作。老臣有些疑虑,不知该不该说。”
“钱尚书直说无妨。”任宁微微一笑。
他记得钱良手上的东西。
经过这次华阳郡之乱,包括任宁在内的整个朝廷才知道民间大户存了巨量的粮食。
然而在此之前,无论是上等郡还是下等郡,朝廷收上来的粮税始终寥寥。
并不是郡里无粮可收,而是地方大户用正当的手段规避了田税。
比如龙子龙孙无需纳税,文武官眷无需纳税,举子亲眷无需纳税等等……
特别是举人……
云垂会试三年一次,因此每隔三年,帝国就会多一批举子。
虽然每次中举的人数有限,但累积下来数量绝对可观。
而有些地方豪绅十分乐意捐助地方寒门学子。
他们并不是出于善意,而是等捐助的学子中举,就把家族的土地挂靠到举子名下,从而规避田税。
自古以来哪个地方举子最多?
正是东部富庶的沿海各郡。
那可都是上等郡,然而每年收上来的田税往往还比不上一个中等郡,甚至还不时会闹出现大量的流民。
其中的意味不免让人深思。
而任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