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再有丝毫其他举措。
岁考的题目对现在的何似飞而言可以称得上‘简单’。
帖经和墨义他已经可以提笔就写答案,几乎不用在脑子里将答案先过一遍——四书五经对他来说简直比倒背如流还要熟悉, 完全不会出丝毫差错。
至于后面的一道策问和诗赋题, 何似飞也只是在心里起了草, 落笔便是文章。
几乎只用了一个时辰, 何似飞便举手准备交卷。
百姓们离得远,有些看不清何似飞的相貌,不晓得他是谁,与周围人窃窃私语道:“瞧瞧, 又是一个要去茅厕的。”
岁考并不如科考要求的那么过分,不会让大家就地解手, 也不会给答卷上烙个‘屎戳子’, 但凡有内急,便可举手给教谕示意。
“这少年看着挺俊俏。”
“还少年呢, 没听咱家狗蛋说么,都是考中了秀才才能进县学的,咱们得叫人家秀才老爷。”
“知道了知道了,诶,怎么收了那人的卷子?不是说这得考到傍晚么?这会儿距离午间还一两个时辰呢。”
“嘘,不晓得,看看再说。”
“啊——那少年出来了,那是交卷了吗?”有人低声叫到。
“不、不可能吧,这才多久,咱们还没站热呢。”
他们都没发现,一个裹着厚实棉袄的老头子一边摇头失笑,一边悄悄离开了人堆。
另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