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这书生有中进士的潜资,爹娘是不会拒绝这门婚事的。因此啊,劝幺弟再忍忍,明年四月之后,随他怎么造。”
乔夫人道:“我晓得的,你且放心。”
乔博臣这边有些晚了,来不及绕到府衙后门去,便打算从前门进入,好巧不巧,进门前他偏头看了一眼那些在侧墙前等待放榜的百姓们。
……自家幺弟同那何书生的相貌和身姿当真显眼。
乔博臣低头看了看自己微鼓的肚子,沉重的抬起脚进府衙了。
他作为本地太守,在院试放榜前是不得插手评卷的,因此,他也不知道案首到底是谁,只打算一会儿放榜了让州判出来瞧瞧,再回去告诉他。
乔博臣思忖着,此回主评卷官是兵部侍郎杨有许和巡抚严大人。
前者注重数据、事实,却也喜欢阿谀奉承的场面话,简而言之,想要得到杨有许大人的青睐,文采一定得斐然,且文章内容言之有物,缺一不可;
后者为人严苛,喜欢揪着细节不放,如若有哪儿写的含糊不清,定然会被严大人发现并用朱笔圈出,此卷便难得高分了。
乔博臣只希望这两位没有为了案首的人选吵起来,不然难免伤了和气。
至于乡试,这可都是由京中大学士一力主管,再无知府、巡抚等什么事,故乔博臣才能在府衙安心当值。
乔博臣刚走到堂内,便有衙役上前禀告:“大人,侍郎杨大人来了。”
“快,快请杨大人进来,小程,泡我娘从京城送来的大红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