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水会淹死他,就是被太子记恨,怕是要被打入万劫不复之地的。
偏偏礼部天官的祭文跟王家老太的裹脚一样,又长又臭,紧紧是祭文就念了差不多一个多时辰,让百官心里暗暗对担任天官的新任礼部侍郎唐中平腹诽不已。
大典之后,太子回到东宫,也是一身的臭汗。不过,今天是个好日子,太子依然兴致勃勃地。看着东宫的装饰,想着即将成为第一个的主宰,太子的心里美滋滋的。这一切,都是周扬带给他的。
与明王兴高采烈的心情相比,重王就没有那么好的心思了。看见周扬陪着太子兴冲冲的交谈着,而自己就好像是一个局外人一样,重王的心思更加复杂了。
重王一个人喝着闷酒,尽管明王不时地照顾到他的情绪,但是重王还是决定将自己灌醉,所以重王酣态可掬地醉得不省人事,于是文华殿的太监七手八脚地抬着重王将其送进轿中,便一溜烟地回宫了。
太子府里的人很多,许多来道贺的百官都想混个脸熟。人一多,就容易顾此失彼的;以顾此失彼,就容易出问题的。
周扬坚持不喝醉,太子坚决表示不同意,尽管周扬是当朝太师,但是太子毕竟是未来的皇上,因此,很多人就附议了太子的意思,要一醉方休。特别是方明悟,更像是人来疯,简直比太子还要高兴。
太子妃的遴选已经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根据方明悟的提议,五品以上的大臣府中,若有十三岁到十七岁的未出阁的妙龄女子,全部送入宫中进行挑选。最后将由十三位胜出,其中一位是正妃,两位是侧妃,其余十位就是备胎了。
周扬隐约感觉到,方明悟之所以如此上心,八成是为了灵儿小姐想入选了。
周扬分析得很正确,方明悟就是这个意思。太子马上就要出任皇上,一旦进了皇宫,那么他就是国丈,地位更加稳固,说不定自己将来就是太师。
要取代周扬成为太师,很难。不说周扬对大雅国的贡献,仅仅是周扬将自己提为副宰相,就够方明悟感恩戴德一辈子了。从太守到户部尚书到副宰相,方明悟经历的时间并不长。一直被人打压,到最终进入庙堂,到自己今天的成就,当然得益于周扬的提携。
人心都是不容易被满足的,方明悟就是如此。何况方明悟已经看清了身为高官的好处,所以只要有机会,自然就不会放过的。要取代周扬,不是没有机会的。因为他听说周扬在太子大典之后,将会离开,这就是他难得的机会,所以他要把握,要争取,就算是对不住周扬也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