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养家的重担落在了芫娘肩上,她起早贪黑牵着摊子,想方设法地做些新奇吃食。似这般不辞幸苦,风雨无阻地叫卖,前后也不过三年时光,她不仅还清了给姜家夫妇下葬借来的钱,还供起了姜禄念书的花销。
姜禄的运势倒也不算差,去年才第一次考,他就过了院试,顺顺利利地进县学读了大半年。若是再往上考,做个举人老爷那也是指日可待。
为着供姜禄那不菲的县学束脩,芫娘从来舍不得私下里挪用积攒的银子。
芫娘知道,姜禄心下对她有成见,嫌弃她是没爹没娘的“野种”。
但姜家的大叔大娘毕竟于她有救命之恩,而姜禄从前瞧着尚且不算太过出格,故而平日里即便姜禄买书买纸时常挥霍,她也从不多话,免生口角。
她耐着性子吞下委屈,正是因为当初姜家的大叔大娘下葬时,姜禄当着邻里的面儿说过,只要她拿出十两银子,他便不拘着她再往何处去。
从那时起,芫娘心下就只想着攒够了银子去顺天。
为了去顺天,她不惜拒绝了天香楼那画下长契的邀请。
可如今之状,那银箱中缺失的银钱足有七八两钱,怎么可能只是被用去买了笔墨纸砚?
她往顺天去的打算,俨然就要化作泡影。
“没了这些钱,我可怎么去顺天呢?”
姑娘们见状,一时竟也不知该怎么劝慰芫娘。
冬及三伏,夏至三暑,白玉巷口没有一日少过芫娘的身影。要说芫娘的辛苦委屈,大家心里最是清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