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败无疑。朝廷号召诸侯出兵,正是我等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若能在此时立下大功,必能得朝廷重用,前途无量也!”
朝廷重用?
没错,现在的曹操与后世那个眼看着酸枣联盟解体,诸侯们自私自利,心灰意冷下最终决定甩开膀子单干的曹操截然不同。
此时在他眼里,讨董大获成功,朝廷中央军威不坠,大将军不但屡立奇功,一套针对那些无良世家的改革更是深得曹操之心。
于是乎,这次讨伐韩馥,在曹操看来就像是之前十八路诸侯冀州勤王一样,乃是大大的良机。
当时他就是参与积极,最后论功东郡太守。
如今,这次行动,在他看来自然也是天赐良机。
因此,面对陈宫的反对,曹操是不以为然。
就那韩馥之流,凭什么能打过大将军苏曜?
当时他们诸侯讨董的时候,那韩馥就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空有冀州之地,坐拥强兵,却在关键时刻犹豫不决,不敢全力出兵,甚至还嫉贤妒能,背后偷偷使坏,供粮时断时续。
如此鼠目寸光之辈,贸然举旗反苏,简直是以卵击石!
于是乎,曹操就成为了除苏曜亲信外,第一批响应讨伐令的诸侯,然后很顺利的,在双方第一次的交锋中大获成功,阻止了韩馥消灭张方,全据魏郡,窥伺中原的企图。
照这个节奏,下来等到苏曜大军一到,韩馥小贼必死无葬身之地尔。
可惜,接下来的发展超乎了曹操的意料。
也不知是他这边太顺利还是怎地,苏曜选择了先北后南的大迂回战略,先拿了幽州。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