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学子也感慨万分。
“大将军文武双全,不仅平定了叛乱,还为我等寒门子弟开辟光明之路,此等大恩,某必没齿难忘!”
“日后若能有幸入朝为官,必当誓死效忠于大将军,万死不辞也!”
洛阳城中的学舍内,寒门学子们群情激昂,纷纷表达着对苏曜的感激与敬意。
随着杨彪等人的伏法,首次科举成绩作废,朝廷已经下发了通知,将在一个月后重新举办京师会试。
这一次会试将由卢植和王允二人坐镇负责,而苏曜本人则亲自监督,并且负责之后的殿试策问环节。
而且这一次,还有一个与之前大为不同的一点。
那就是对于上次揭榜,大半都是关东世家的情况,苏曜予以调整。
他根据各州的人口比例和受教育程度等情况,划分了不同的录取名额,以保证各地区都能有合适数量的人才脱颖而出,避免人才选拔的地域失衡。
这一下,虽然中原和山东等地依然占有很大的优势和录取名额,但偏远地区的边郡学子也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天呐!”
“大将军这简直是开千古未有之创举啊!”
一位来自凉州的寒门学子双手颤抖,声音激动得有些发颤:
“我等边郡之地,向来被视为蛮荒,人才难以出头,如今大将军如此举措,实乃我等的大救星!”
“是啊,原本以为此次会试,我们这些边郡之人不过是陪跑,凑个热闹罢了,没想到大将军竟能如此思虑周全,公平对待。”
另一位来自幽州的学子握紧双拳,眼中满是斗志。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