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话的人乃是周忠,他是故太尉周景之子,周瑜的叔父,一路累迁至礼部尚书一职,与太常寺卿刘虞一同,都是朝堂上守旧派保皇党的核心人物。
太庙广场的风还带着晨雾的微凉,周忠那几句暗含忌惮的低语,却像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引得身旁几位守旧派官员纷纷侧目。刘虞捻着胡须的手顿了顿,隐晦地朝周忠使了个眼色——这等非议唐王的话,若是被旁人听去,传到锦衣卫的耳中,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在刘虞的提醒下,周忠慌忙收声,然而有的人却被他的话勾起了心底的隐忧,其中便有工部侍郎王子服。
他出身陈留王氏,世代为官,骨子里浸透着世家大族对“权柄制衡”的执念。此刻他望着云层中若隐若现的金色狮鹫影子,眉头拧成了川字,低声附和:
“周尚书所言非虚。唐王此去西征,不仅收服贵霜、安息,还得了能飞天的圣兽,如今连‘驱雷掣电’的手段都有了——这般威势,已远超人臣之极。虽他与陛下似是情深,但大汉祖制不可废,长此以往,恐生大祸啊。”
这话一出,几位世家出身的官员纷纷点头。他们并非要与苏曜为敌,只是担忧苏曜的权势能压过皇权,打乱朝堂既定的秩序。毕竟自汉高祖定天下以来,“异姓王不得掌重兵”的规矩虽有松动,但像苏曜这般集“唐王”爵位、“九赐”殊荣、西征大军统帅权于一身,还能让女帝言听计从的,却是从未有过。
“可唐王立有不世之功啊!”王允忍不住开口,语气带着犹豫,“若不是他,贵霜骑兵早犯西域,安息使团也不会乖乖献上贡品。如今西域商路畅通,国库日渐充盈,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好处……”
“御史大夫此言差矣!”周忠立刻反驳,声音压得更低,“功高盖主,从来都是取祸之道!昔日韩信、彭越,哪个不是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可最终落得什么下场?唐王如今虽无反心,但他麾下将士多是亲信,张辽、赵云、马超、吕布这些将领,哪个不是只认唐王,不认朝廷?若他日唐王有了别的心思,又有谁能制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