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谢燕鸿往长宁那波澜不惊的脸上看了又看,问道:“你不记得了?”
长宁又重复了一遍:“不记得了。”
谢燕鸿踢了踢脚下的小石子,一脚将小石子也踢到了水中。他小声嘟哝道:“不记得就算了。”
都不记得了,也没什么好说的。谢燕鸿也不再去管他,返身又绕回到书房后头,躲在窗下,看能不能听到些话尾巴。谢韬与谢月鹭父子还在里头,声音不高,语调沉缓,谢燕鸿得竖起耳朵凝神静听,才能听到些只言片语。
“......太子进献丹药这件事,谏官都噤声了,你也不要掺和。”这是谢韬的声音。
谢月鹭沉默了半晌,说道:“谏官之职,就是立于殿陛之间与天子力争是非。谏官缄默,非太平之兆。”
“圣人上年纪了,再也听不得逆耳之言。太子荣王相争,如今正是要紧时。我们谢家不求高官厚禄,荫蔽子孙,只求平平安安,明哲保身为上。”
谢月鹭沉沉一叹,道:“父亲说的是,儿子知道。”
谢韬又道:“如今朝臣多支持正统,但也不乏有人想另辟蹊径,剑走偏锋。小鸿交友甚广,那几家......也说不准有没有别的心思,拘着他点儿,别总是往外跑......”
听到这里,谢燕鸿也不听了,恐被出来的父兄撞个正着。他心情复杂,回自己房间去了。长宁一直跟在他后头,他听到的,长宁也听到了。但这一些话,在谢燕鸿心里掀起轩然大波,对于长宁,却像过眼云烟。
谢家虽然有个爵位在身上,但谢韬早就因为早年战伤,不再领兵了,如今身上不过都是些虚衔。但谢韬在军中仍旧颇有威名,为怕圣人忌惮,谢月鹭并不习武,读书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