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的魏臣不愿奉萧铮为主君,先行南逃。
但也有一些人早已厌恶魏帝昏君做派,留在城中,准备侍奉新主,自从那些坚决反对萧氏统治的臣子被渤阳王利落地处死在玄武门外,那些摇摆不定的魏臣都因畏惧也纷纷识趣的站好了队。
只是,光有血腥镇压恐难服众,所以同时,萧铮也保留了朝堂上诸多重要的位置继续留给魏臣来坐。
如此恩威并施,朝堂一直得以如常运转。
留下的人中以有左辅之称的李斯之资历最深,名望最高,是转投北燕众臣的主心骨。
但是萧铮这位年轻的新主,毕竟是北燕人,以后会如何对待他们这些前魏的臣子,众人心中还是不免打鼓,因此李斯之借过寿之名,邀请萧铮过府参加宴会,以此来试探这位渤阳王的态度。
而萧铮也自是需要这些掌管大魏多年政务的老臣全力辅佐自己,所以欣然前往,给前魏一派的臣子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席间,李斯之与萧铮对饮,相谈甚欢,但因其年事已高,酒量不好,有些醉了,迷迷糊糊中,听萧铮问他,前礼部侍郎刘准一家现在何处。
李斯之叹道:“刘侍郎举家南迁,想必如今仍在追随魏帝,此人虽忠心,但颇为迂腐,一片忠心虽好,但是愚忠不可取,这天下该有个什么样的君主,他其实心里知道,但过于古板执拗。”
李斯之以为萧铮重视此人,遂接着说道:“老臣倒是有些办法或许辗转能联系到刘侍郎,若殿下有意招安,老臣愿意从中牵线。”
萧铮摇了摇头,道:“不必了,叫他走吧。”
不一会忽又问道:“刘准家的三郎,李大人可曾知道是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