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想到此,黎汉明顿时心思活络了起来。
说起加大火药威力的话,黎汉明便想到颗粒火药了。
其实,颗粒火药,并不是什么稀奇东西。
在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就有颗粒火药的制作方法,可惜知道的人很少。现在大部份地方使用都不是颗粒火药,还是沿用老办法,把硫磺、硝石、木炭三者研成粉末随意混合,配方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一硝二硫三碳,即一斤硝、二两硫、三两碳。
这种不进反退的火药生产方式,导致生产出来的黑火药质量很差,使用时效果也很不稳定。
到了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才认识到西方颗粒黑火药的威力。在鸦片战争中,清朝军队发现,“逆夷炮无虚发,我炮虽发无准,火药半杂泥沙,轰击不能致远”。
鸦片战争时,英军用舰炮轰击,然后刺刀白刃战打垮了守备的清军,攻占了虎门炮台。在虎门炮台,英军缴获了几万斤清军没来得及销毁的黑火药,最后都直接倒海里了。
从这就可想而知,清朝的火药是多么的差劲了。
不过现在重新制配火药的话,肯定是来不及了,只能用现有的火药来制作颗粒火药了。
想到此,黎汉明便辞别翁彭年,匆匆找来一罐火药和一瓶白酒。白酒是北方的烧酒,也是缴获的物资,早上天冷,黎汉明便尝了一口,度数有些大,比后世的白牛二大一些。
其实火药颗粒化主要是在其中添加粘合剂,这样就是冷混法,或者也叫湿式造法,这个过程其实也没有那么复杂。
简单的来说就是在混合好的火药放入木臼中,接着加入酒精,将三种粉末拌合成湿泥的状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