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唉,为表诚意,我还特地将秦国已经日趋完善精美的烧瓷技术免费送给了齐国,所以,等不到河内粮草消耗完,齐国的粮草和钱帛就会接济上来的。”
荀子沉吟良久,道:“之前,老夫还觉着,你将百工仅置于农桑之后,置于教化之前,还觉着你贪图财利,到底有失君子之风,如今看来,倒是老夫短视了。”
秦鱼忙道:“荀子太谦逊了,您说
我看重财利,并没有错。只因这天下间的‘君子’们都看重财利,而我以为,能以此财利,从他们手中换来更多庶人和百姓们需要的养民之物,就是行之有利的,所以才将百工置于教化之前的。”
虽然秦鱼觉着,在农耕社会,农桑和百工是国家这辆马车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但在治学大家荀子面前,他还是要恭敬谦逊一些,避开自己的锋芒,这不是油滑狡诈,而是礼节。
难道以荀子的眼光,现在看不出来百工对于百姓,有多么的重要多么的不可缺失吗?
人家荀子看的出来,所以他才说出以前“短视”的话来。
荀子并不是个迂腐的人,相反,他修炼了一双智慧的眼睛,以遵循自然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所有的人和事。人性本恶,人生来就有欲望,权贵们从父祖手中接管了财富,秦鱼能从这些人手里交易出来财富,来做有利于国家和百姓的善事,那么,秦鱼的这个行为,就是善的,是可取的,是可以推广发扬的。
荀子充分的肯定了秦鱼的品德,说他仁以为善,是士大夫的楷模。
这可是荀子的夸奖哎,这可比秦王给他封君还要让他兴奋,兴奋的秦鱼一时没忍住,给白起抛了一个得意的媚眼,结果换来白起一个大大的白眼。
秦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