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个比食指细不了多少的竹节,里面应该装着给秦王的密信,外头有一次性的蜂蜡,打开之后就会留下印记,这个竹结,也基本作废,不会二次使用了。
秦鱼一般给秦王的私信用的就是这种特制的竹节。
这种传递密信的小竹节,是被秦鱼当做与秦王传递信息话家常的小便条用的。
其实,每当范雎在秦王身边的时候,秦王要是收到秦鱼的这种信件,一般都会当面拆开来,看过之后,还会与范雎分享一二,分享的次数一多,范雎就对
这种信件不感兴趣了。
安平君连喝到一种很好喝的果饮都要写在信里给秦王寄过来,长高了一公分,换了大码的鞋子,和兄姊吵架了,遇到一个很有趣的人......零零总总的都是些成长的日常小事,就没有一次重要且机密的事情要说的,谁会对这个感兴趣啊?
也就秦王当个宝贝似的好好收藏起来,还向他炫耀,其实范雎心里,一点都不羡慕好吗?
所以,当范雎看到这个他已经看的非常熟悉的竹节之后,都能猜到里面具体的消息,无非就是在南郡看到了什么新鲜事,吃到何种在咸阳绝对吃不到的果子......他就随手放在了一边,打算一会遣人去给秦王送过去。秦王此时应该在去河内的路上,看快马加鞭追上去,很快就能送到了。
然后范雎拿起了另一个巴掌大的木板,其实这是一个小匣子,专门放木牍公文的,但秦鱼喜欢在里面装帛书。如果有大篇幅的政务见解,他不喜欢写在一片片的竹简上,而是写在裁剪而成的布帛上,字要是写的小一些,一尺见方的布帛就能写很多字。
写好晾干之后,布帛折叠起来,塞进这样的木牍小匣子里,送来秦王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