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份曲谱。
天马行空的乐器选择,契合与对决并存的风格,以及她面对数十双眼睛注视下,提出的建议——
“既然各大音乐厅都拒绝了我们,那么我们为何不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音乐厅表演呢?”
“我的意思是,做一场没人做过的直播音乐会。”
资本当然不会拒绝一位世界闻名音乐家的请求,这将是多么好的噱头。
于是一场打着波特尼名号的音乐会,在诸多冷眼嘲笑中,就这么引起了轰动。
聆听高雅的音乐,需要穿上礼服,精致而优雅地走入音乐大厅吗?波特尼乐团告诉所有人,你当然也可以摇晃着红酒杯,或是打开一瓶可乐。
那些来自学院派的批判还未出口,爆火的讨论热度与轰动效应,让他们大多识趣地悄然闭嘴。
在孟洱看来,这只不过是有些人被捧得太久,所以他们忘记了,音乐会早已不是过去只有大人们才有资格倾听的奢侈娱乐活动。
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演出,不仅让波特尼乐团最终能够站上那个曾经拒绝了他们无数次的音乐厅。
也为孟洱带来一笔接近百万英镑的分成收入。
波特尼从来不是一个迂腐的人,但爱才心切的他不止一次劝说过,希望孟洱能够继续在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我明白了。”老人无奈,“至于你要求的推荐信,写好以后我会让人送去德里亚办公室,但我实在好奇,你为何会选择……金融?”
老人选择的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