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人没办法尝试的一段经历。可李尧不想演,他想拍。他想把那些多元人的世界拍出来给过着单一生活的人看,他想将李美玲说的生活放大给全世界看看。
李尧的电影全世界看不了,他只能放给自己看,放给身边熟悉的人看,懂他的人看。熟悉他的人可能不懂他,不晓得他拍的是什么,猜不透,好像没人能懂他。他说那又怎么样呢。反正拍电影这种听上去文艺实则讨不到半分好处的活,就是拿来消耗时间的。因此他拍别人都看不懂的电影,只拍令自己开心的电影。
阮亭再一次见到他,又是过了一周。原先要将dvd还给他的,但赶上了deadline,一切都像晚了一步,李尧已经去伦敦三天了。
听说他去拍《失踪人口》的最后一部分,大概需要大场面:人物的追逐,车水马龙的喧嚣。李尧走得无声无息的,一条消息也没发。阮亭有些失望,有些无措。实际上,李尧前天给他发了一封邮件,是《missing》的电影海报:模糊的火车疾驰倒影,玻璃窗映上红光,轨道是歪曲的,天空又是深蓝的,恰好飞过来一只鸟。最后署名“by matt”。
看上去是新修的海报,整张dvd也全部翻新了。碟片是新的,但影像是旧的,李美玲是过去的。原先有旧版海报,那个年代刚流行虚化效果,因此只有一辆模糊的火车,背景是大红色。而李尧加了点别的东西在里面,比方说深蓝得有些超现实的天空,一只无意闯进镜头里的飞鸟。
阮亭把海报保存了下来。
伦敦的信号真的很差,李尧的电话根本打不通。他以为李尧在伦敦换号码了,或者说,李尧这个人本该是跳脱的,抓不住的,不是自己能够驾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