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胸腔压迫?死者胸廓完整,内脏无破裂,直接排除。
勒死?死者脖子后面的索沟无闭锁, 不能形成勒人的条件, 基本可以排除。
捂死?口腔内部有出血, 存在这个可能性,不过,死者面部并未留下掌印, 那凶手还会需要软毛巾,枕头, 比较柔软的闷杀工具。
扼死?一般来说, 扼死的金标准是脖子上的“扼痕”,那是非常鲜明的指印与颈部皮下出血——虽然孙远丰的喉咙口并未发现这样的痕迹,但他的舌骨大角与甲状软骨上角都出现了骨折,且骨折周边伴有出血。
也就是说,舌骨在骨折的时候,人还是有生理反应的, 凶手的着力点在喉咙口。可在他“上吊”的时候, 人不是死了, 就是离死不远了,因此脖颈两侧的缢沟附近并无生理反应。
孙远丰的死因在林鹤知脑海中渐渐具象成型——他很可能是被先捂住口鼻、掐了脖子, 进入昏迷甚至基本已经死亡的时候,再被吊到了树上。
林鹤知在显微镜下把玩着一块骨头,还发现了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放大了看, 孙远丰一些原本应该光滑的骨头表面,显得凹凸不平, 坑坑洼洼。
显然,在孙远丰这个年纪,这是极不正常的。
是因为服用过什么导致骨质流失的药物吗?
还是说,那个不知名的病原体,不仅侵蚀了他的肺部,还这样一小口一小口地啃食着他的骨头?
林鹤知又研究了一些其它部位的骨头,却意外地在死者右侧第五根肋骨,发现了两道肉眼很容易错过的裂缝——分别位于肋骨与胸骨的连接处,以及背面肋骨连接脊椎的位置。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