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殿的火焰最先燃起来,还泼了油和酒,暴雨短时间内无法将其扑灭,还需要人工救火。
朱襄最先抢救的就是魏国的书库和典籍。
魏王逃跑时很仓促,带走的都是金银细软和印章。魏国宫内的书籍和户籍档案都留在原地。
负责放火的人没有在这两处放火,不知道是存着将来回来时还需要这些书籍和户籍档案的想法,还是放火的也是士人,知道书籍珍贵,舍不得。
他们的手下留情,让朱襄及时抢救出了魏国的书籍和户籍档案。
朱襄将书籍和户籍档案封存,其他的东西都分文不取,让廉颇作为全军的赏赐。
为了不让秦军在城里抢掠,大笔的赏赐是极其必要的。
这些赏赐的不仅是财物,也有人。
就算廉颇下令“不扰民”,也不可能完全做到不扰民。现在的军队没有那么严整的军纪。若廉颇强行命令,军队就可能出现哗变。
兵如匪。兵过如篦。
廉颇只能尽量约束。
朱襄听着大梁城内四处的哭声,抬起手揉了一下耳朵,然后走进一座没有着火的官署暂当住处,开始整理户籍档案。
有了这些户籍档案,他才能迅速把大梁城,甚至整个魏国全境的秩序稳定下来。
秦王政知道大梁已经被攻占后,送了许多咸阳学宫的年轻学子来。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