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经”。
因顶尖官僚阶层挤不进去,他们便效仿先贤,在地方上开私学,大收门徒,将“古文经”学问下沉,与只肯传家导致思想僵硬的“今文经”相抗衡。
刘备的老师卢植,就是“古文经”一派重要人士。
“古文经”和“今文经”斗争白热化的时候,遇到黄巾起义,一波把汉朝统治基础摧毁。而后便成了军阀混战,便没人再提什么学术争斗。
但因为“古文经”广开私学,打破学术垄断,淡化师生故吏关系,所以在三国并立的时候,官吏人数是占优势的。
曹操当时广开天下求贤令,也有打破两汉时学阀垄断的念头。
只是他管不住下半身睡人婶婶,害死了精心培养的继承人曹昂,之后的继承人曹丕施政才华和储君地位都不如曹昂,妥协接受了九品中正制。
古文经和今文经的学术争斗统一了,但洗牌变成了另一种学阀,造就了更加尾大不掉的世家。
后世考古学界为了赚经费,重新掀起了古文经和今文经的争论。
有争论才有论文,大家都理解。这和政治没什么关系了,只和经费、职称有关。
朱襄这等和四书五经毫无关系的出差搭子耳濡目染,听了不少八卦。
嬴小政说起家传书卷典籍时,朱襄就想起这件事,将贯穿西汉末年到整个东汉的古今经文之争改头换面,以推测的口吻聊了一下,给嬴小政打了一个预防针。
嬴小政满脸嫌弃:“咦,家中藏了几卷破竹卷,就要声称拥有这些经书的解释权。别人与他解释不通就是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