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等广陵郑国渠发挥作用,他就将郑国举荐给夏同。以现在秦国的财力,修郑国渠应当比历史中秦王政时容易。
朱襄吩咐下人道:“把郑国叫来,我与他聊聊修建水渠的事。”
第185章 成家立业梦
郑国是个黑脸络腮胡大汉,面色有些愁苦。
难怪他面色愁苦。从韩国被掳,与家乡隔着千山万水,能不愁苦吗?
郑国原本是在公元前247年去秦国修水渠,暴露奸细身份之后,还能说动秦国君臣同意他继续修下去,可见口才不错,并非底层庶民,应该也是读过书,有过传承的士人。
春秋战国乱世,国君后人尚且沦为田间耕种的庶民,有士人沦为工匠也正常。
朱襄叫郑国来时,也叫上了一直跟在他身边的墨家人和农家人。
农家和墨家原本较为严密的组织都已经散了,许明和相和就是最后一任首领。
这是许明和相和为了将农家、墨家的思想传下去所做的艰难决定。
他们现在留在了咸阳学宫,想与荀子一样以成为咸阳学宫教授的方式,把自己的学说传下去。
许明研究的是朱襄同款杂交育种,墨家则拿着朱襄给他们写的物理化学知识琢磨。除了完成朱襄所说把技术变成知识的愿望之外,他们也在重新著书,想让农家和墨家朴素的思想变成统治者能用的“工具”。
变成“工具”很可悲,但若连“工具”都不是,那再好的思想也只是镜花水月,看似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