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伙,你的名声够了,年龄不够,还得我镇着。”
朱襄恳求道:“荀子,你把手中的事放些给他人,一定要多活些日子,至少活到秦国统一天下。那时天地巨变,肯定需要制定许多新的制度。若没有荀子,其他人肯定做不好。”
荀子用拐杖轻轻敲了一下朱襄的手臂,没好气道:“我都多少岁了?你怎么能只指望我?师长伴随你一程,不能伴随你一世。这人生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
朱襄道:“我想让师长伴随我一世。”
荀子佯装发怒:“再说任性的话,我就用戒尺了。”
朱襄不怕荀子的戒尺,但也只能闭上嘴。
他知道自己是任性,可人总是不喜离别。
还好荀子只是瞌睡多,身体确实没有大碍。
因朱襄上奏废后之事,连累儒家弟子被六国驱逐。
虽然秦国也有这种声音,但荀子不仅是秦国丞相,还是秦王子楚公开承认的帝师。太子政是在荀子膝头长大,相国蔡泽和丞相蔺贽虽然不是儒家弟子,但却也是荀子的弟子。
荀子还活着,他们就不可能驱逐儒家。
于是被六国驱逐的儒家弟子纷纷西行。对他们而言,这不仅是被驱逐后找个能施展抱负的地方。有荀子和朱襄的咸阳学宫,也是他们心中的学术圣地。他们此番西行,是为朝圣。
儒家弟子是这个时代学得最杂的人,与其他学派的弟子专精一门不同,从此时起,就有“圣学无所不包”的习惯。比如他们要学的君子六艺,就包含了士人所有应该修习的学问。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