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想再往上升了,而是到了不更想要再往上升到大夫爵,升迁指标就从个人军功变成了团队军功,必须团队作战斩首三十三首以上,才能“盈论,百将、屯长皆赐爵一级”。
也就是就算赵不息抓再多的盗贼,只要她没有在战场上领兵立下团队功劳,就不可能升到大夫爵位。
至于再往上,就更困难了,要不然就要领兵作战,要不然就要兼职官员,县令的爵位就是爵为大夫,若是一个县的县令再立下功劳,就能再从大夫往上升爵了,当然这样在官员体系内升级最多也就只能升到五大夫的爵位,也就是赵不息现在的爵位。
再往上的爵位如何升爵,《商君书》和《爵律》里面都没有细说,标准就只有一条——看君王的意思。
君王要是觉得你顺眼,喜欢你,就能再升爵,若是君王不喜欢你,你就是立下再大的功劳,那也不符合标准,没法升爵。
而很多贵族子弟,是一开始步入朝堂为官为将就有爵位的,王离、蒙恬这些人,都是因为他们父辈的功劳而一步入军中就有爵位的,秦王室子弟就更高了,秦惠文王的庶弟樗里疾一进入朝堂的爵位就是右更,嬴政同父异母的弟弟成蟜更是在没有军功的时候就被封为了长安君,自己本身一点带兵经验都没有就被封为将帅领兵征讨赵国。
当然,成蟜被派去为帅讨伐赵国这事本身就带有一点阴谋的意味,比起信任自己同父异母从未带过兵的弟弟的本事,嬴政派成蟜为帅去攻打当时有李牧为帅的赵国本身就更像是逼反成蟜的阴谋,荆轲刺秦故事中那个著名的配角樊於期就是因为觉得其中有阴谋然后劝说成蟜造反,成蟜造反失败之后樊於期逃到了燕国,这也就是为何荆轲刺秦的时候会说嬴政仇恨樊於期的原因。
话题扯远了,赵不息从自己爹年少除掉对手的历史记载中回过神来,幽怨的看了一眼走在她身前的嬴政。
明明按照秦国之前的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