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倏然之间,青璃已经心有定稿,缓缓出声:“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皎字意指月光洁白而明亮,大格格的小名就叫‘皎皎’吧。”*
惠贵妃对这个小名满意至极,脸上的笑容愈发明亮,行礼谢恩后又感慨道:“皇后娘娘才华过人,诗词佳句,信手拈来却又恰到好处。”
青璃这些年已经适应了她们想方设法拍马屁的行为,当下也不反驳,反而逗趣道:“本宫取了这么好听的小名,看来皇上想大名时要多费点脑筋,才能不被本宫比下去。”
见惠贵妃笑而不语,青璃也意识到这个话题她不好多言——说皇上比不过皇后肯定不行,但当着皇后的面说皇上定能更甚一筹,也挺缺心眼的。
青璃见状岔开话题:“还有不足一月,胤禔就要随军出征,包裹可都收拾好了?”
胤禔被康熙帝钦点为裕亲王福全的副将,这次会真刀真枪的上战场——福全虽失去了统帅一职,但仍会率领两万右路军征战准噶尔。
包括胤禘在内的五位皇子中,真正参与进这场战事的只有胤禔。
胤福十六岁的年龄勉强够,但他自小身子便不大好,志不在沙场又尚未从上书房结业,康熙帝便也没考虑胤福。
至于胤祉和胤禛,身子骨倒是不错,可一个十四岁、一个十三岁,康熙帝还不至于狠心到把自己未成年的儿子逼上战场。
最小的胤禘,也没有贡献力量,但他对这场战争的了解却最详尽——康熙帝虽未让胤禘参与决策,但战事的每一处布置、详细的前因后果,康熙帝都掰碎了讲给他听过。
胤禔对上阵杀敌这件事怀抱有极大的激情,可以说是热血沸腾、期盼已久——春秋十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