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是高山雪水融化后的季度河,只?在春夏两季有水, 八月初就?会断流, 直到来年四月才会有高山雪水流下来。
这周围的戈壁滩上遍布着芨芨草, 也只?在这两条河沿岸, 长了许多高大的胡杨树,以及茂密的灌木丛。
周教?授跑了好几天,才给出了初步的结论:“要是想把这块地方发展起来, 得先修沟渠。还?不能修建内地的那种河道?,得模仿着暗河来, 不然这水渠里的水蒸发的就?太?快了。”
陈昭其实有些印象, 戈壁滩上的水渠, 上面是要加盖子的, 就?是为了防止过度蒸发。而那个类型的水渠,也是经?过好几次实践后,才慢慢兴起的款式, 最开始就?是和内地的水渠一样的, 走了许多弯路。
周教?授确实是个实干的人, 只?是初步考察了几天,便抓住了重点。
吴政委接受了周教?授的建议, 又往上打了报告,把情况说明清楚后,得到了批复:在不影响日常巡防锻炼的情况下,逐步推进水渠建设,帮助当地牧民和百姓们,架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
得了这个指示之后,轰轰烈烈的基建工程开启了。
不过这和陈昭的关系不大,她和赵老师等人一起,在暗河的河谷地带,开垦出来十亩的田地,开始研究抗干旱的粮食品种,诸如高粱、小米、土豆等。
在戈壁滩种地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土地的沙漠化,严重缺水,整日不断的风沙,都会对幼苗产生极大的危害。
用赵霁的话来说,一不小心,颗粒无收,血本无归。
事?实也确实如此,由于大家都没有什么在戈壁种地的经?验,当地百姓又是以游牧为主,所以从头到尾都是靠摸索进行的。第一次种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