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过了一会,周晓忽然说道:“下周我们去香山吧?听说那边的红叶已经染遍了整座山。”
“行啊。”林冬梅知道周晓内心还是担心,所以决定做一些让他不担心的事情。
何况林冬梅在后世也对香山红叶这一景色垂涎许久,去年又是大冬天才到京城,所以今年无论如何都不能再错过了。
“到时候我们带着孩子和相机去拍照。我们要记录下这些美好的时间。”林冬梅说道。
完成《回家》的初稿后,林冬梅暂时决定不做修正,等过段时间再去订正。
返校后,林冬梅抽时间召开了报道专题的进度会。大家的进度还是非常喜人的,所有人都完成了对受访者的采访,甚至有个别手快的记者已经完成了草稿的撰写。
“大家的进度都非常不错,想来我们在计划时间内完成这个专题是非常有希望的。”林冬梅鼓励道,“如果有人完成了采访稿可以尽快与我联系,我们抓紧时间审稿。虽然是报道专题,但是我们也不拘于要在同一时间发表,完全可以做到写一篇发一篇。这样我们可以引发读者的关注和讨论,做到报道专题的影响力最大化。”
“所有稿件都发表在校报校刊上么?”有编辑问道,“估计没有这么多版面给我们吧?”
京城大学的校报是周报而校刊是月刊,而且校报校刊又都是综合性质,所以给大通社的版面是有限制的。大通社又不只有林冬梅所负责的报道专题,所以大家担心最后无法发表是有根据的。对于记者来说,自己辛苦完成的采访稿最后无处发表才是最尴尬的。
“我们会视稿件的质量和重要程度进行区分发表。”林冬梅说道,“《华夏青年报》、《京城青年报》、《京城晚报》这些报社和我们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