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高考挪到七月就表示以后大学也是秋季开学,那我们这批春季开学的学生怎么办?”赵兰兰说道,“我们是继续念整整四年,还是三年半?如果是三年半,那我们现在的课业就要更重了。而且缩短学制的话,我们到底能不能接受完整的大学教育呢?”
林冬梅知道最后的处理方法就是他们这批77年高考的大学生与78年高考的大学生一起毕业,于是导致了82届大学毕业生里有不少人压根不是同一级的。不过虽然林冬梅知道这一切,但是她没有说出来,她可不想让人觉得自己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只是林冬梅可以因为预知未来而淡定,但其他大学生却是焦虑不已。一方面大家担心学业再加重会导致自己无法毕业,另一方面大家也担心没有接受完整的大学教育会不会记录在档案里。后世的人无法理解档案的重要性,但对现代的人来说,档案是另一条命的说法并不为过。
这种焦虑反映到现实里就不仅是图书馆的自习位变得越发紧俏,同时晚上在厕所和走廊里借灯读书的人也越来越多。好在现在京城的天气开始转暖,因此这些勤奋的学生倒是没有感冒之虞。
就在京城大学的学生还在努力念书的时候,《钟山》杂志社的编辑们也在热烈讨论着林冬梅的这篇《狩猎》。
“大家说说各自的意见,这篇小说我们到底是要还是不要。”主编询问道。
“《狩猎》无论从情节设定还是遣词造句上来说,它都是一篇符合我们杂志社要求的小说。我不理解的是,为什么这么一篇优秀的小说居然会让大家束手束脚。”说话的是负责审核《狩猎》的初审编辑,他非常欣赏这部小说。也是在他的一再坚持下,这篇小说才有机会被提交到编辑会议上,否则早在二审编辑里就被刷下来了。
“我明白你的意思,如果单单从文本来说,我也觉得《狩猎》是一部优秀的小说。”现在发言的就刚好是一直坚持退稿的二审编辑,“但是这本小说的思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