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水横飞,侃侃而谈,实则漏洞百出,毫无逻辑。
围在四周听他聊天的,无非是出来消暑,顺便听他解闷图一乐,偶尔甚至有人会豪爽开口招呼,二哥,走,整两瓶啤的,撸几串,边吃边聊!于是他坐在路边摊,撸着串,喝着酒,愈发兴奋:兄弟,我给你讲点儿新鲜事儿……
我大概就相当于每天傍晚准时出现在小花园树荫下,人字拖大裤衩吹牛侃大山的那个货,各位读者其实就是小区内消暑纳凉的人,觉得这货真能吹,吹的靠谱时多听几句,不靠谱时离他远点,偶尔觉得可怜那家伙口干舌燥,请他瓶啤酒的人,大概就是正版订阅读者。
我个人而言,觉得自己的故事与文学连边儿都沾不上,我更像是过去天桥当街卖艺的说书人。
说书人,自己从各处找来些野史秘闻,再加以编造,把那些资料塞进去,攒成一个故事,然后天桥找块空地画个圈开说,大抵就相当于我看些香江资料书,然后攒个大纲,在起点开了这本书。
故事讲的新鲜,逛天桥的客人就立在圈外听,故事讲的不好听,没有客人留在圈外驻足,那一定是说书人故事讲的不好,你不可能因为没人听,就琢磨是逛天桥的客人不懂欣赏,这个过程大概就是新书期,每一个追读数据就是一位驻足听书的客人,追读跌成狗时,需要琢磨故事出了问题,而不是追读的读者突然没了品味。
再然后就是说书人说了一段之后,停口要钱,这时候觉得说的不好的客人,也就转头而去,留下的,大抵都会丢给说书人一两枚铜子儿,催促他卖卖力气。
这个停口讨钱的程序就与这本书上架前写的这章上架感言差不多。
前面码了二十五万字免费章节,接下来的故事要订阅了,您看到这里,觉得这本书不好看,您去其他书看看,是我这本书没写好,没让您看爽,您多包涵,等我开新书您再来瞧瞧有没有长进,能不能对您胃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