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不吃了,你就吃吧,别浪费了。”
徐小五立即高兴地把剩下的粥给吃了。
这个时候,徐小五也才像是个六岁的孩子。
徐州桥叹了口气。
还是太穷了。
等到了大家准备出门的时候,徐一收拾好碗筷,便将送徐冉冉到钱阿婆那让其帮忙照看的事说了。
徐州桥没反对,“顺便带一碗兔肉过去。”
昨天的兔子肉几人都没舍得吃完,原本打算留一半到今天继续做一道红烧兔肉,但几兄弟对徐州桥的决定没有异议——虽然兔肉难得,但钱阿婆可是救过冉冉的,送点肉也不算得什么。
出门的时候,徐冉冉悄咪咪地把昨天剩下那根棒棒糖揣到小肚肚里。
钱阿婆家在晒谷场的东边,没有家人,一把年纪了还兼当着村里的赤脚医生。
听老一辈的人说,阿婆早年和家人逃荒到这边,后来家人去世,就留她一个人独自生活在大河生产队,若不是手里这门技术,生产队也不会让她独住一套泥房。
徐冉冉第一次出来,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直好奇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破旧的房子,到处都是灰扑扑的泥地。时不时遇见村里捡牛粪的孩子,又黑又脏又瘦,相比之下,白净精致的徐冉冉就像年画里的福娃娃,走在路上大家都看呆了。
几个挑着担去打水的媳妇见到糯糯奶奶的徐冉冉,忍不住和徐一打招呼:“徐大,你家冉冉被你们养得可真好!像城里姑娘。”
另一个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