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宋头沉默了片刻,看了一眼自己的老妻孙氏,奶奶会意地去了堂屋取了三个荷包出来。
三个儿子都没能完成宋老头的愿望。到了孙辈,宋明诚六岁便启蒙了,送到山秀才家念书。
宋明诚聪慧常被夸赞天赋,比那三岁启蒙的娃儿都学得快,又让老宋头重燃了改换门庭的希望。
说起来,也正是老宋头望着自家子孙辈有出息,才让宋大志,请了高员外家小儿子的教书先生取的名字,免得还是摆脱不了村里的土气。
高姚村还不知道多少人看老宋家的笑话,觉得他们泥腿子异想天开,得了毛病才送去念书。
正是因为这样,老宋头偏想宋明诚能有出息。
但好在宋思诚念书一向勤恳,做出的文章常常被山秀才夸有灵气,也坚定了老宋家的心。
老宋头接过孙氏递过来的荷包,打开最小的那个荷包,说道,“这是咱们丫头做手工,卖山货赚的钱,虽然不多,但是爷爷都替你攒着呢。你现在也八岁了,还是你自己保管吧。”
宋思意接过爷爷递过来的荷包,原本坐等吃肉的心情都不免酸涩起来。
去年年景不好,爷爷奶奶也没用自己攒的钱,都替自己收着。
年景不好的时候,外头那些人家卖儿卖女都有。
去年他们也就是勒着裤腰带过日子,一个个小的就是一张张吃饭的嘴巴,嗷嗷待哺。
就这样,爷奶也尊重她,没动过脏心思。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