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但这些读书人天天琢磨经义,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离,严重脱离实际。世有聪明博物者,稠人推焉,乃枣梨之花未赏,而臆度楚萍,即郑侨、晋华,岂足为烈哉?(注释,引用自《天工开物》】
【宋应星考到四十八岁第六次落榜,放弃会试做了小官,著书立学,幸得好友资助,方才有了《天工开物》这本科学巨著。】
唐诗想起这位传奇人物,也感叹:【哎,他真是一位被科举耽误的天才。要是生在现代,这样的人才多少单位抢破头。】
瓜瓜:【一个社会,应该是百花齐放的,既要给文科生成长的土壤,也要尊重科研技术人员给他们发挥的空间。但在封建社会,工匠是下九流,社会地位低,收入低,自然没有聪明人、读书人愿意钻研这个。】
听不懂?宋应星是谁?很厉害的样子,还有《天工开物》又是什么东西?
不过最后一句他们听懂了,瓜瓜和福星姑奶奶似乎对工匠极为推崇。
这其实不是第一次了。
天衡帝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葛经义看着跪在地上的十数人,也幽幽地叹了口气,正欲说话,却见广全出来,递给他一张纸。
葛经义看完后有些讶异,但没表现出来,他将纸折叠起来小心放好,向皇城的方向行了一礼:“你等科举舞弊,证据确凿,按律当严惩,但皇上开恩,念在你等皆是初犯的份上,从轻处罚。詹赫,念在你被奸人蒙蔽的份上,革职贬为庶民,流放三千里,永世不得回京。富驿、朱娘你二人为一己之私,盗窃考题,罪不可赦,判处绞刑。富进、戚值、胡韶峰……你们十一人因涉嫌舞弊,革除功名,杖责五十大板,流放两千里……”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