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还记得up主说,最早的甲骨文,由于书写材料的限制,致使上下层语言开始不同,致使阶级分化严重吗?
竹简的出现,改变了这点。
它廉价易得,能够让更多的人学习写字,而由于竹简能够承载更多数量的文字,人们开始有时间去琢磨语句不通顺的问题,虽然还要惜字如金,但语言已经开始变得流畅起来。】
【这一点,从我们初高中背的文言文中就能看出来。
比如,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孟子的:‘鱼,我所欲也。’
曹刿论战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以及庄子的:‘鲲之大,一锅炖不下…咳咳,是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对比之前的甲骨文,是不是流畅很多?】
伴随着天音,天幕上也出现了后世的文字,以及之前的那句甲骨文。
秦朝
嬴政看着天幕,没有分辨书写的进步,而是心情很不爽。
后世两千年,尽皆习儒不习法,甚至连后世人也要学儒,如今公然在天幕上直言,这岂不是让那些儒生更加高兴,指不定就要过来说他暴秦,想想就让人生气!
汉朝
“哈哈哈!什么鲲之大一锅炖不下,后世人可真是有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