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好人一生平安:看书去了呗。’
从上往下翻,排名靠前的内容,几乎全都是在争论杨广到底是不是昏君暴君,居然真有不少人认为他功大于过,只不过急于求成,所以罪在当代,利在千秋!
这差点没让刘彻怀疑天幕,好在他很快反应过来。恐怕是因为后世和隋朝相隔时间太长,后世之人对隋朝那些死去的那些百姓,已经很难产生共情。
而他们的评判标准和尺度,也并非只是隋炀帝在当代的行为,而是更注重他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所以会出现两种极端的口碑,不过,这个立在千秋……好像也不怎么能立得住啊?
没有史书作证,刘彻也不做更多的评判,他不再关注这些争吵杨广功过的内容,而是快速浏览起关于科举制的内容。
分等级,设时间,任考官,誉抄,糊名,防作弊……各种各样的方法,好处,弊端,全部出现在评论区,这群后世之人随意的讨论着对他们只是常识的知识,完全不知道,另个时空的人,正在如饥似渴的消化着这一切。
花费了半个多小时,刘彻把科举制内容全部看完,他一想起来如今纸张还没有研制出来就头疼,好在,评论区的后世之人又闲懂得又多,问他们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正当刘彻打算询问的时候,他猛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董仲舒!
顶着这个名字的人,现在正在评论区问造纸术怎么做呢!
刘彻瞬间想起来阅读使用说明时,上面写的内容。
[本朝人士自动生成名号,无法修改,为了更好地为本朝人士区分,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