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洪刚哥,我跟我媳妇儿刚搬到食品厂来住,家里有不少东西?都得置办呢,最急缺的,就?是煤炉子了。
我听东正说,他家那?个煤炉子的票,就?是你帮忙弄的,所以想来问问,这?两?天?要是能弄到一张票的话,哪怕贵上一点儿,都无所谓的。”
想起昨晚办事儿前,还得去?林东正家借热水,徐元就?有些后悔,后悔自己之前想得不够周到,这?不,为着家里能尽快有热水用,贵上一两?块钱这?样的小?事儿,他已经不想再去?计较了。
“煤炉子票?嗨,我还以为是有多大的事儿把你难住了呢,这?玩意儿,煤厂那?边的人几乎是当过年福利来发的,我跟煤厂打交道的次数多,隔上一阵子,也能收到一张。
等我抽完这?根儿烟,回办公?室我给你取,在我桌子抽屉里,估摸着已经攒下三五张了。”
“成,那?就?谢谢洪刚哥了,另外,我还想问问,哥你这?里有没有门?路,能多弄些蜂窝煤来?
你也知?道,我们家现在多了一口人,每个月的蜂窝煤供应却是不变的,偏偏那?点儿煤,还得分着食品厂和钢厂两?处烧。
我跟我媳妇儿是年轻人,倒还好说,但我奶是整天?都在家里的,老人家上了年纪,我是真怕她为了省一两?块蜂窝煤、回头再把自己冻出病来。”
蜂窝煤是按照家里人口的多少、凭票供应的,1-3人是一个标准,4-6人是一个标准,7人以上一个标准。
也就?是说,曾书瑶的户口虽然?迁到了徐家来,但是,蜂窝煤的供应量跟以前相比,并没有差别,偏偏自今年起,那?点儿煤还得分两?处用,如此一来,也难怪徐元早早地就?开始为取暖的事儿做打算了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