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被窝里,入秋后的深夜已然多了些寒气,他往厕所跑这一趟,睡意早就被驱散了,既然说到徐元,便忍不住对着黄卫英感慨道:
“先前是怕他一直待在家里、闷出病来,现在好不容易有了工作,又担心他在食品厂被人欺负,怪不得人家都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呢。”
“我看咱们儿子,经过先前下乡的那事儿以后,懂事了不少,做事也有章法了,你就别操心了,就算他在食品厂遇见什么难事儿,我觉得,也不是什么坏事情。
元元啊,从小到大都顺风顺水的,也是时候让他栽几个跟头,吃点儿苦了,省得他还以为生活很容易呢。”
从这儿就能看出来,黄卫英跟徐进生教育儿子的理念不同了,不过,夫妻俩并没有争执起来,求同存异嘛,说了两句话,这才继续睡下了。
虽然有职工食堂,但早饭的花样太少了,所以,徐家人还是更习惯在自己家里吃,好在,于晚菊喜欢做饭,也并不嫌麻烦。
至于每个月剩下来的食堂饭票,也绝不会把它搁到过期作废了去,正好,总有些人饭量大,到了月末饭票吃紧,拿来跟他们换些票据就行了,毕竟,相比起掏钱去后勤科买,还是这样交换更能让人接受一些。
早上,于晚菊蒸了杂粮馒头,是用玉米面、高粱面和白面混合之后做的,又熬了玉米面粥。
玉米面跟高粱面都是粗粮,多少有些剌嗓子,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家里总不可能天天吃大米饭和白面馒头吧,厂长家都未必有这么好的伙食呢。
就拿徐元来举例,他现在每个月有三十斤的粮食定量,其中,只有三成,也就是九斤是细粮,一家子放开肚皮吃,没两天就吃完了。
于晚菊掌勺,向来是一顿粗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