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弘历吸取了在后世瞧见的史料教训,面对此时空中这场迟来的清缅之战他显得十分有经验,早在大军出发前就让军医配备了足量的能抵御南边瘴气的药丸。
因为战前准备充足、再加上乾隆这个总指挥官知晓战局,游刃有余的精准打击, 使得这场清缅之战不像是历史上记载的那般断断续续的打了七年, 四次战争,清军最后虽然赢得了胜利却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而是一战定胜负,半年的时间, 清军大胜,缅军惨败,中南半岛的□□势也被此战给大大的改变。
战争的胜利不仅使得乾隆皇帝收复了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就被缅甸掠夺走的孟养、木邦、蛮暮(蛮莫)等土司,还使得刚被灭国的暹罗获得了喘息的时间、抓住机会又从缅甸中独立1,而后转头投靠大清,成为清廷附属国,同老挝、不丹、尼泊尔、锡金等一样岁岁向爱新觉罗一族朝贡。
抛开这些武功不谈,日渐老迈的乾隆文治也没有随着年纪的增加变得平庸。
民间歌舞升平、国库丰盈,每隔两年朝廷都会减免一部分赋税,硬邦邦的水泥路像是蛛网般覆盖在了黄土路上。
举国上下都在修路搞基建,一座座厂房在各省郊外拔地而起,厂房多了,用人自然而然也跟着增多了,诸如纺纱、织布、刺绣这种手艺活只能手巧的女子干,有需求自然得满足,有机会明眼人也会紧紧抓住。
八年前,皇家科学院研制出来来一种名为“飞梭”的东西,飞梭的发明使得织布速度翻倍的提升,在深受乾隆皇帝疼爱的和敬、和嘉、和静、和恪、和孝五位公主的推动下,一些皇家纺织厂中扩大了女工的数量,其余民间的纺织厂也跟着有样学样,废除缠足后的女人们得到了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脑子清醒的女人们越来越多走出家里做工。
这时,摆在面前的问题就又冒出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