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了没打他们,也是他们赢。因为他们说的占理,要是不占理,他们直言犯上皇帝为什么不打他们。最可怕的是皇帝能忍一次,忍不了第一次。他们第一次得不了手,还会骗第一次。次数多了,他们就成了诤臣,天下又要传颂这个人为人正直,十分勇敢,面对着强权多次直言犯上……
其实我珠大伯母就是那个骗廷杖的人,而一伯母就是那个忍不忍得住都要吃亏的人。”
说到这里桂哥儿对云芳说:“那些酸儒不可怕,可怕的就是这种处心积虑不为钱不为权只为名的清流。和这种人相处,想坏事很容易,想成好事很难。因为做好事儿能留名,但是好事儿办好了真是太难了。人家有捷径,所以不屑于去做正经的好事儿。”
因此勋贵和清流不是一路人,互相瞧不上。勋贵瞧不上清流沽名钓誉,清流瞧不上勋贵沆瀣一气。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贾兰已经和她母亲成了一路人,从思想到行为已经和勋贵格格不入了,所以贾家是不会再在贾兰身上有任何的谋划了。
给贾兰安排在京城考试是最后为他做的一件事儿。
贾兰抓住了机会,先是进入了国子监,随后就参加了考试,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是考场里面年轻人也很多,所以他表现的也不算太扎眼。但是成绩不错,很快就取得了参加下一次乡试的资格,也就是说他成了一个秀才。
于是在八月里老太太过一周年,大家在庙里给老太太做水陆道场的时候,李纨很高兴的跟族人们分享了贾兰成秀才的好消息。而且因为明年加开恩科,所以贾兰能直接参加明年三月的乡试,如果明年通过考试就是举人了!
举人在贾家来说真的是稀缺人才,应该说举人对于任何的一个地方来说都是稀缺人才。自从老贾家的人跟着宁荣一公从金陵到京城的前几十年,阖家富贵的环境只养出来了一个举人,还是贾敬,这位后来斗败后出家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